植牙成功關鍵,就是補骨手術!

補骨,不僅能使植牙效果達到最好,植體也能長遠穩定在口腔。

植牙就跟蓋大樓的原理一樣,補骨如同大樓的根基,根基沒有做好就像住到海砂屋,即便外在怎樣堅固,但結構不穩固,有一天就會散掉崩盤,植牙也等於白做。不僅如此,有部分民眾因為沒有做好補骨治療,植牙後發生口腔黏膜疼痛,或者是堆積食物殘渣不好清潔,這些都影響到牙齒重建的品質。

如同支持大樹的土壤,齒槽骨是支撐牙齒的重要結構,齒槽骨不夠健康穩固,就會影響植牙的堅固與耐用程度。所以專業醫師一定會在植牙前進行完整評估,如果齒槽骨的情況不適合進行植牙,就會建議先補骨。

 

為何會有齒槽骨不夠健康穩固情形?

由於經過長時間缺牙,牙床會導致慢慢流失凹陷,當這樣的情形要植牙時,醫師就會建議要把牙齒與牙床恢復原來模樣,也就是把凹陷填補起來,再來進行植牙。

常見需要補骨的族群:

  • 缺牙長達10~20年
  • 長期牙周病導致掉牙
  • 嚴重感染需要拔除的牙齒
  • 外傷導致骨頭斷裂
  • 其他原因造成的骨質流失

以上是植牙時醫師認為一定要進行補骨的情形,如果是單純屬於美觀性的補骨,若不會妨害到牙齒功能使用,倒不見得一定要進行。

 

補骨手術有哪些方式?

傳統的補骨手術像是骨移植、骨劈開、骨牽引等,由於傷口較大,不僅聽起來令民眾懼怕,效果也較難預期。現今手術已有相當大的進步,會使用像是鈦支架等金屬材質來植入,等待骨頭慢慢生長,成為適合植牙的健康狀態。

目前常用的方式會依牙床萎縮的狀態來進行:

1.輕度萎縮:骨缺損處直接填入骨粉

2.中度萎縮:使用骨粉加上再生膜固定

3.嚴重不足,使用骨粉加上鈦支架固定

 

骨粉是什麼 有分種類嗎?

若牙床的骨頭體積不足,就要填入骨粉至齒槽骨;透過骨粉的輔助讓牙床吸收,才會長出新骨頭,幫助齒槽骨恢復穩固。

補骨粉有很多種類,包括人體、動物或化學合成等各有優缺點,因此醫師會依照個別需求做選擇。通常使用不同骨粉、促進骨頭生長的效果差異不大,也幾乎不會影響手術結果。只要醫師遵照特定的補骨方法,補骨成功率就可以大幅提升,補骨價位大致如下:

拔牙補骨、植牙前補骨10000~20000元
鼻竇補骨、補骨合併特殊醫材15000~30000元
骨頭缺損嚴重之困難補骨30000~50000元

 

使用自體血液分離出的生長因子PRF,提升補骨手術成功率,加速傷口癒合。

 

補骨手術後該做與不該做的:

執行補骨手術完要注意以下事項,避免傷口處腫大、疼痛與出血問題:

  1. 一周內避免用力漱口、吐口水,以免破壞血塊,要讓口腔內的傷口可以穩定癒合。
  2. 2個月內不要壓迫患部或刺激傷口,骨粉若因為外力位移,生長狀況就會不如預期,也影響後續流程。
  3. 鼻竇補骨手術後兩周內不可從事氣壓、溫度變化大的活動,比如潛水、登山、泡熱水澡。
  4. 為預防補骨材料感染,必須遵照醫師指示用藥。

補骨的癒合狀態良好才能支撐植體以進行植牙,一旦失敗了又得重來一次,曠日費時也損荷包。所以當決定進行植牙時,一定要經過醫師完整評估補骨手術的必要性,充分與醫師配治療,才會達到預期結果。

 

由於科技發達,目前植牙也有不須補骨的選擇,那就是「All on 4全口植牙」。相較於需補骨的傳統植牙,全口缺牙或骨頭嚴重萎縮的人,也很適合這種方式。「All on 4全口植牙」只需使用四顆植體,就能完成一排牙齒重建,而且一天內即可完成。醫師表示,由於植體較少,可避開不夠健康穩固的齒槽骨,不需補骨就可完成植牙,能較快恢復咀嚼能力與自然的口腔外觀。

#了解更完整植牙內容

#歡迎加入泉玥牙醫LINE@ ,提供個別化最適合療程建議與服務諮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