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植牙

什麼是微創植牙?

微創植牙字面上的意思是創傷微小的植牙手術,醫學上稱為不翻瓣植牙手術(Flapless Implant Surgery)。相較於傳統的翻瓣植牙(Flap Implant Surgery)技術,微創植牙的幾個主要優勢包含極小的術後傷口、不需要縫合、較快的恢復週期、較短的手術時間、較小的感染反應,以及極輕微的術後不良反應(因此也被稱作無痛植牙);整體來說,這樣的療程對於有植牙需求的患者來說較為友善,因此接受度較高,但是微創植牙需要相對較高的技術門檻,以及高階的輔助設備,施術前建議與專業的牙醫診所進行諮詢。

 

立體顯影技術輔助植牙

在傳統翻瓣植牙手術的過程中,醫師會劃開牙肉(必要時切除一部分牙肉或齒槽骨),直接以肉眼觀察手術部位來進行植牙,而不翻瓣微創植牙則會很大程度的使用到牙科顯影(Dental Imaging)技術來輔助手術。因為微創手術過程中不會切開手術部位,醫師無法直接以肉眼觀察牙肉及骨頭的結構與分布狀況,因此在術前會使用顯影技術來檢視手術部位的結構。早期的顯影技術多半仰賴X光為主要手段,但只能取得平面成像;現代則較常使用斷層掃描(CT Scan)或牙科全景X光(Panoramic Dental X-ray)來取得立體成像,幫助醫師做出精準的判斷及手術評估。

 

精準術前評估

為什麼立體顯影技術是微創植牙重要的一環呢?術前的評估對整個手術來說有哪些影響呢?如同前面提到的,使用立體顯影技術是為了取得手術部位的骨頭、牙肉分布結構,精準評估手術部位的立體結構能幫助醫師判斷植牙的位置以及植入植體(人工牙根)的最佳角度。如果植體進入齒槽骨的位置或角度有偏差,對患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咬合不正,以及咬合不正引發的相關情況,例如咀嚼不適或經常磨到臉頰內側或咬到舌頭等,另外也可能造成術後傷口無法正常癒合而導致出血或流膿等情形。

 

利用先進的顯影技術取得精準的口腔立體結構,除了能幫助術前評估以外,也能讓醫師判斷手術區域的結構是否需要強化。具體來說,為了確保植體能更加穩固的嵌入齒槽骨中,齒槽骨的厚度跟骨質密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微創植牙;如果齒槽骨的厚度不夠,會有一部分的植體螺牙暴露在外,造成根基不穩固,當醫師透過立體顯影發現這個情況是,就會建議患者先施行補骨(Bone Grafting)、補牙肉(Gum Grafting)的手術,這些前置手術可能會將整個植牙的時程拉長數月至半年以上。

 

我適合微創植牙嗎?

微創植牙是一個相對先進的技術,即便患者的先天條件並不理想,多半還是能以其他的方式來彌補,例如前面提到的補骨等手段,因此一般來說,微創植牙適合大部分的缺牙情況,包含先天或後天(口腔病變引起的牙齒脫落、外傷等)缺牙,以及全口重建等,是一個成功率相對較高,也能一勞永逸解決患者因缺牙而引起的後遺症,此外,恢復期短也是微創植牙手術相當受到患者青睞的主要原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微創植牙的資訊,歡迎隨時聯繫我們預約諮詢。

TOP